传承:一把烧了1260年的文明之火
大唐天宝末年,一群躲避安史之乱的难民自北方而来,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”铜官窑迅速登上历史舞台,成为中国乃至太平洋、印度洋沿岸各国的重要“陶都”,薪火相传至今,约有1260年的历史。
1998年,印尼勿里洞外海,一队德国探险家打捞了一艘阿拉伯风格的货船“黑石号”,6万多件中国陶瓷从海底重见天日,其中5万余件产自长沙铜官窑,震惊世界。“黑石号”上的铜官陶瓷上有一句著名的诗便是“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”。这句看似简单的诗歌蕴含着的爱怨情恨,风靡至今。
千年陶都,薪火相传。记者驱车一路向北,湘江在身边流淌,洪家洲绿飘江心,云母山下古窑址处处可见,大片水田湿地里白鹭翩跹……走进铜官,连绵的青翠中藏着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,在江边曾经的十里窑场发现的72座古龙窑、19处古瓷土矿洞都印证着当年铜官的“焰红湘浦口,烟浊洞庭云”之盛况。作为铜官的标志性建筑,窑火陶城文化广场立起了海上陶路之源纪念碑,有陶艺大师长廊、窑场、陶然亭、陶瓷俱乐部。从云母山游道上去,你可看到高高低低的陶瓷路,两旁陶砖陶瓦屋,各式陶罐、陶缸、陶壶随意卧在路边、菜地上。云母山下就是铜官老街,500余米长,老房子、老标语、老陶瓷装点了整条街,两厢砖木结构的铺面大多做陶瓷相关产业,店主见客人微微一笑,愿意驻足聊天的,自有香茗奉上。
困境:抱着金饭碗“讨饭吃”
千百年来,窑火起灭之间,铜官随着它的支柱产业陶瓷兴衰交替。兴盛时,这里是“十里陶城、百座龙窑、万名窑工”。衰败时,这里的陶瓷企业先后停产,铜官人抱着金饭碗“讨饭吃”。就连陶艺大师刘坤庭、刘自立、彭望球、雍建刚等,都有“流离广东、颠沛沿海”的共同经历,普通工人则到长沙市区打工。2000年,记者曾随一支扶贫慰问队伍到铜官采访,只见这里一片衰败。也就在2000年,刘坤庭率先从广东返乡发展,但几年下来亏损百万元。后幸得一位上海客商相助,帮助他从外销的老套路转型到了内销的“新活法”,生意才有了起色。